根据中电联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增投运储能电站59座、总装机2.55GW/5.72GWh。其中储能利用率再次提升。从区域分布看,新增装机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是河北、宁夏、西藏、河南、浙江,新增总装机占比52%。从应用场景看,新增独立储能、新能源配储总装机占比超80%。截至一季度末,累计投运储能电站1532座、总装机64.68GW/147.09GWh。
2025年一季度,储能电站运行情况向好,日均利用小时数2.82h,日均等效充放电次数0.67 次,平均利用率指数47%。储能电站整体安全运行良好,可用系数0.99,计划停运109次、单次平均计划停运时长163h,非计划停运402次、单次平均非计划停运时长25h,其中电站关键设备及系统非计划停运次数占比近90%。
随着储能的发展,2025年以来,各省市发布新一批新型储能项目纳入规划。
据储能头条(微信号:chuneng365)统计,2024年12月30日以来内蒙古、河北、陕西、四川、浙江5省市发布储能项目名单。涉及储能项目150个,规模达到25.13GW/93.02GWh。
据统计,发布储能项目规模最多的为内蒙古,储能规模11.1GW/49.3GWh;河北次之,共计6.4GW/20.86GWh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下发;陕西紧随其后,公布拟纳入陕西省第一批独立储能试点项目规模为4.5GW/8.9GWh。
业主上看,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含合作开发)、赣锋锂电、安徽清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含合作开发)规模最大,分别为2GW/8GWh、1.4GW/6.4GWh、1.05GW/6.3GWh。此外中广核、深圳能源集团、远景、隆基绿能、北京九德嘉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也均独立开发了3000MWh的储能项目。
(注:浙江项目未明确项目业主,故本次统计未包含)
从技术类型来看,锂电技术路线占主导,功率规模占比74.19%,装机规模69GWh,混合储能技术装机规模2.305GWh。
其中,内蒙古、河北、陕西在钠电、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均有布局,氢储能、熔盐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路线有所布局。
内蒙古
3月,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2025年新型储能专项行动实施项目清单的通知》。根据通知,共计22个项目纳入自治区2025年新型储能专项行动实施项目清单,装机容量1110万千瓦/4930万千瓦时,单个项目规模均在GWh级。
此次发布的项目采用磷酸铁锂、压缩空气储能、电热熔盐等3种储能技术。其中:
磷酸铁锂储能8.8GW/37.2GWh;
压缩空气储能2.1GW/10.5GWh;
电热熔盐储能200MW/1600MWh。
从项目业主分布上看,万帮新能源、赣锋锂电、安徽清峰领衔,分别取得储能项目容量2GW/8GWh、1.4GW/6.4GWh、1.05GW/6.3GWh。
河北
2月12日,河北发改委发布河北省2025年拟安排独立储能项目情况公示,本次公示项目共37个、6.4GW/20.86GWh。其中4小时项目共23个,2小时项目14个。
根据公示的项目清单,此次河北省拟安排的独立储能项目,承德市市领衔,装机规模1200MW/4800MWh。另外唐山市、张家口市、衡水市的储能装机规模也超过了2GWh。
从技术选择上看,采用磷酸铁锂的项目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磷酸铁锂+固态电池、磷酸铁锂+全钒液流电池、磷酸铁锂+飞轮储能的混合储能项目各1个,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的总需求规模为6255MW/20710MWh,MWh占比99.28%。
从业主分布来看,河北交投领衔,装机规模达到了1600MW/6400MWh,MWh占比达到了30.68%。另外,集锐新能源、大金重工装机规模均超过了1GWh。
陕西
2024年12月30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陕西省第一批独立储能试点项目遴选结果的公示,该批次项目总计9个,储能总规模为2.398GW/9.344GWh。
主要包含了磷酸铁锂项目、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四种技术类型。
电化学储能/独立储能等(磷酸铁锂):5个,总规模共计0.848GW/2.244G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1个,总规模共计0.3GW/1.8GWh。压缩空气储能:2个,总规模共计1.05GW/4.9GWh。混合储能:1个,总规模共计0.2GW/0.4GWh。
业主分布情况来讲,中国电气装备集团、陕西建工新能源、中国能建位居总装机规模前三,分别为3500MWh、1800MWh、1400MWh。
四川
5月21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关于2025年度拟纳入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的公示》。据项目清单,27个项目总规模3.77GW/9.725GWh。其中9个项目建议调减规模,调减后,27个项目总规模为3.02GW/8.24GWh。
项目技术类型以磷酸铁锂为主,压缩空气储能、新型固态电池储能、全钒液流、电化学+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磷酸铁锂+钠离子混合储能、磷酸铁锂+钛酸锂混合储能等技术也均有项目入选。
申报单位有蜀道清洁能源集团、四川能投、国家能源集团、港科智能、川汇众力、科发能源、川投能源、中创新航、中广核、易通数智、星源能投、西岭城市投资建设集团、通威、润建股份、成都科创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乐山电力、金风科技等25家企业或旗下公司参与。
浙江
3月3日,浙江省能源局印发2025年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2025年,浙江纳入建设与储备计划的项目共55个总规模2.51GW/5.27GWh。
48个项目可于上半年开工列入2025年建设计划,计划建设总规模1.93GW/3.79GWh;其中电源侧项目2个,规模50MW/38MWh;电网侧项目20个,规模1.38GW/2.76GWh;用户侧项目26个,规模497.05MW/996.83MWh。
文件明确,加快推进建设计划项目,确保项目于2025年6月底前开工,2026年6月底前并网投产。因项目业主消极怠工导致未按计划开工投产的项目,经省能源局认定后,调出建设计划,不得并网。
7个电网侧储能项目纳入储备计划,储备项目规模580MW/1480MWh。
储备计划项目可开展土地收储和前期电网接入工作,待条件成熟后,优先纳入下一批次建设计划。储备计划项目在未列入建设计划前,不得开工。
来源:储能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