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双碳”目标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分布式能源也正在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而储能正成为重构能源生态的关键变量。
然而,储能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重重挑战。
同质化产品层出不穷,众多企业的产品从性能到外观如出一辙,毫无特色与差异化可言;低价内卷现象严重,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惜大打价格战,不断压低产品价格,导致整个行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产品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只把目光锁定在初始静态投资,妄图以低价策略获取短期利益的市场参与者,正逐步被市场的洪流所筛除。而真正重视储能产品质量的企业,则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能安便是一家将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放在首位的企业。
2025年4月10-12日,新能安携储能全栈产品亮相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展会期间,储能头条与新能安储能事业部中国区总裁马金鹏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在行业极度内卷的当下,新能安的产品有哪些优势?在马金鹏看来,市场竞争有哪些变化?市场竞争又应该看中哪些方面?
全产业链布局+创新产品发布
据了解,新能安成立于2021年7月,总部位于福建厦门,投资超200亿。成立仅不到四年的时间,新能安就已快速崛起并完成全产业链布局,业务涵盖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UPS电源、便携式储能等领域。
在储能行业从 “政策驱动” 迈向 “价值驱动” 的关键转型期,新能安积极求变、表现亮眼。
在此次展会期间,新能安全新发布了UniC AG300-150储能系统,作为“软硬件双核驱动”的长寿命储能系统,以“15年不变芯”为核心承诺,结合动态收益智能优化能力,为工商业用户及投资商提供全生命周期价值保障,推动储能行业向“高价值、可持续” 阶段迈进。
此外,新能安同步展出了适配数据中心的旗舰储能产品PU200。该产品采用行业领先的半固态磷酸铁锂电芯,通过有限电解液设计与实时泄漏监测技术,大幅降低热失控风险,并已通过UL9540A模块级防火认证。此外,其预组装设计可降低50%安装成本,智能人机交互界面(HMI)与即插即用BMS系统,则为数据中心提供“零停机”的高效运维体验。
马金鹏表示,新能安之所以能在短短时间内成长为储能领域的佼佼者,关键在于其对技术创新与产品品质的执着坚守。“在技术创新方面,新能安集标准制定/产品认证、功能、性能、安全可靠性测试验证及预测分析于一体。在产品方面,新能安以‘四个极致’——极致安全、极致可靠、极致性能与极致体验为产品内核,推动储能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全生命周期价值竞争。”
新能安前瞻布局
引领工商业储能三大变革趋势
当下,新能安将目光聚焦于工商业场景,这一精准布局促使其储能业务进一步实现 “出圈” 发展。在新能安的马金鹏看来,工商业储能领域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呈现出三大关键趋势:
一是竞争风向从追求最低静态投资转向追求全生命周期高价值收益。2024年工商业储能系统价格内卷严重,目前看来这种现象不可持续。未来更专注于投资商长期价值诉求,通过技术和服务升级,对电站全生命周期收益负责的厂家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是由产品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从商业模式上看,目前国内市场中,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但伴随电力市场的低碳转型,工商储会逐步走向千行百业,可以预计到后续业主自投的比例会不断提升,像新能安推出的零首付,低月供,一站式的金融方案也会越来越多,真正通过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工商储行业发展。
三是由硬件竞争转向软件竞争。从电站收益模式上看,伴随电力市场的转型,电站盈利模式会由单一的峰谷套利转向动态、多元的盈利模式,包括需量管理、需求侧响应、参与虚拟电厂等。因此,基于AI和大数据的动态运行策略调整能力,会成为储能电站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能安精准洞察工商业储能领域的这三大趋势,凭借自身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以及服务体系构建等多方面的深厚积淀,已然在这场变革浪潮中抢占先机。从推出长循环寿命的昆仑电芯以保障全生命周期收益,到打造一站式金融方案赋能市场,再到依靠 “天机”“天枢” 等智能系统实现软件层面的动态收益优化,新能安正全方位践行着对行业趋势的预判。
工商储竞争应关注安全、收益与全生命周期服务
当下,工商业储能市场竞争激烈且呈现多元化态势。众多企业涌入,市场营销和销售环节竞争白热化,价格战愈演愈烈。同时,行业还面临系统效率低下、故障率高、运行损耗高等问题。此外,随着储能消防安全要求趋严,技术标准提高,一些技术实力弱、资本能力不足的企业将加速出局,市场有望逐步走向规范和集中。
马金鹏表示,工商业储能市场竞争应注重多方面因素,首先就是安全。
在采访过程中,马金鹏不止一次向储能头条表示,新能安始终坚定守护储能安全“生命线”。在他看来,储能产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电池寿命、热管理技术、消防标准直接影响项目安全。对此,新能安从材料、电芯到电池PACK的设计与制造,直至产品投运至退役全阶段,都充分贯彻全生命周期安全理念。
在收益方面,马金鹏指出,行业应从价差套利到多元收益。随着分时电价波动收窄,工商储能需探索需量管理、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电力交易等新盈利路径。而储能系统需要满足多元化收益能力,就需要在软硬件和系统运营等方面做出改变。
为此,新能安未雨绸缪,在智能微电网或者虚拟电厂运营方面已与一些优秀的运营商达成战略合作。
“此外,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服务能力是工商业储能企业的差异化竞争点。新能安将‘长期主义’融入服务体系,工商储构建电站全周期服务闭环,覆盖开发、建设、运营、回收四大阶段,系统产业生态伙伴,系统性实现电站15年生命周期内风险可量化、收益可验证、资产可持续的价值保障。”马金鹏说道。
在这场工商业储能领域的变革浪潮中,新能安已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深厚的技术底蕴以及对产品质量与服务的执着追求,稳稳地占据了领先位置。然而,新能安的征程远不止于此。
马金鹏表示,未来,新能安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优化储能产品的性能,提升安全标准,为市场带来更多具备极致安全、极致可靠、极致性能与极致体验的产品。为推动工商业储能行业发展的贡献力量,引领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来源:储能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