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储能网 » 储能产业 » 正文

谦吉投资李笑冬:新能源产业人做投资,眼光有多独到?

日期:2023-10-23    来源:储能严究院  作者:杨倩

国际储能网

2023
10/23
09:0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储能产业 动力电池 储能企业

投融资是储能产业火箭式崛起的重要助推力。

在众多新能源专业投资机构中,谦吉投资深耕行业,投资逻辑独特犀利,成绩亮眼,发掘了一批独角兽幼苗,陪跑中伟股份、高特电子、昆宇电源等企业成长为行业翘楚。

据了解,谦吉投资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125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新能源方向的专业股权投资。谦吉投资创始人、总经理李笑冬为中南大学博士,曾担任华友钴业常务副总,瑞翔新材副总,谦吉投资公司的主要投资领域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包括锂电、钠电、氢能、储能、光伏等。

谦吉投资创始人、总经理李笑冬。图片来源:被访者

李笑冬透露,自己在从事新能源产业16年后转型投资,投资眼光与普通财务投资者风格迥异,其投资标的精准聚焦于有望跻身行业前三的企业。目前谦吉投资已经投出了超8亿元、10余个精品项目,仅已经退出的项目收益就已经超过14亿元。

以下为对话精选:

01以独到产业眼光投资,只投行业前三

问:谦吉投资是一家新锐投资公司,作为产业和投资经历紧密融合的投资人,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谦吉投资的成立背景,以及对行业趋势的洞察?

李笑冬:我是2000年进入新能源行业,当时做的第一个产品是钴酸锂,跟中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刘业翔院士团队合作创立瑞翔新材料公司,当时我代表股东方加入。公司创始团队10个人,我自己也是小股东,分管运营和营销。后来我到了华友钴业,担任常务副总兼董秘,慢慢在这个产业摸爬滚打了23年。

我2016年从华友钴业辞职,也在思考退下来后去干什么呢?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决定转战投资领域,和合伙人一起创立了谦吉投资,从事新能源新材料的股权投资。我依靠自己对产业的独特理解,投了很多公司,其中一些项目一开始不被看好,但是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步步赢得了更多投资人同行的认可。

问:大概投了多少个项目?

李笑冬:10来个项目,现在投了8个多亿,仅退出项目已经回来了14个多亿,投资回报还可以。

问:您是怎样做投资决策的?

李笑冬:我们用产业的眼光,而不是用纯财务投资的眼光来看公司。比如当时投中伟股份时,很多人都认为它难跑出来,我们经过自己的研判,认为它能杀出来,而且把逻辑讲清楚了;当时我们看的不是财务指标,而是它未来几年产业的前景,有的投资人看不明白,大多数投资人对产业理解比较差,而这一块是我们的长项。

比如说我们去年投资的华创新材,做锂电池铜箔的,当时它排名在10名以外,我们判断它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行业第一。我们还把这个项目介绍给宁德时代,宁德时代一开始说已经投了几家铜箔企业了,兴趣不大。后来,宁德时代在我的鼓动下去考察了华创,最后也投了。

问:这种独到的眼光是怎么练出来的?您怎么判断华创能够成为行业Top 1?

李笑冬:第一,华创背靠着华友,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行业号召力,在华友1000亿市值的光环下,华创要干个10万吨的铜箔厂,投100个亿,地方政府会给它很多特别支持,这些支持其他铜箔企业很难得到。

第二,公司技术经过几年的磨练已经成熟。

第三,管理团队经过了充分的市场检验,曾经被宁德时代踢出去,又硬生生杀回来,那真的是要靠本事。

我们当时算了一下现金流,认为华创具备了同时投资多个10万吨铜箔厂的实力,背靠众多电池厂的股东,销售也有一定保障,极有希望在不长的时间内登顶行业第一。事实上,华创一年内就从行业10名以外冲到了第三左右。

很多投资机构仅算经济账,我们不这么看。我们先算是否有行业影响力,特别是能否进行业前三,在此基础上,再算经济账。

其实我希望我投资的企业原来“越烂”越好,而不是一开始就很成功,“越烂”是指公司在某些方面存在很多瑕疵,这样投资的估值就更便宜,但是公司有值得关注的亮点,预计未来会很成功。这样的项目就能有巨大的盈利空间。

我们当时投中伟的时候,它还不在行业前三名,我们认为它会成为行业第一名,投资后的两年时间果真如愿成为行业第一名了。

我们投高特(生产BMS),就是判断它有具备做行业头部的条件,当储能的风来了,它历史上的问题都将随着发展得到解决。

风能不能来,行业经验非常重要。很多投资人只看历史,对未来把控不准。我们毕竟做过企业,到企业“闻味道”,就知道企业有没有根本性的问题。大多数初创型企业一定要有核心技术,当时中伟没别的,研发世界第一。

问:那您怎么断定它是世界第一?看专利数量?

李笑冬:不是,看研发速度。

比如车厂会将新能源新车型锂电池研发需求给若干电池厂,电池厂会根据电池的要求将电池材料的研发需求告诉材料厂商。一般来说,研发先达到要求的生产商有先发优势,维持一二年左右的时间,新产品往往价格会高一点,因为没有人跟你竞争。

中伟整个公司以研发为导向,虽然一开始产能比别人落后,没钱、没资源都不重要。先拿到订单,自然后面啥都有了。

你要找到在投资当时,支撑这家公司成为世界第一的点。在三元前驱体量产初期那个时间点,研发实力排前列。当然,不同的时间点,可能支撑项是不同的,比如,三元前驱体到现在仅研发领先那就不行了。

问:您投中伟的时候有人反对吗?

李笑冬:被大家一致看好的项目,特别是行外人都高度一致看好的项目可能不是“好”项目,因为估值会很高,投资收益率并不见得好。绝大多数明星项目都是有相当多反对声音的。以中伟为例,开始反对的声音比较多,行业内外的朋友都有不同的认识,包括一些行业大佬。但我们公司内部经过细致的研究和激烈的讨论,最后还是形成了一致意见。

杭州高特电子也是反对意见特别多的项目。当时估值4个亿,我投了2000万,现在的估值35个亿,2年增加了将近10倍。

当时我投高特的时候,它曾大力拓展动力电池业务,接汽车动力电池BMS的单。

我后来就跟老板,浙大77级半导体专业毕业的徐剑虹分析,

“动力电池BMS就别做了。

第一,新能源汽车三个核心部件,电机、电控和电芯,电控是核心,车厂怎么会愿意把核心的数据外泄,天然地他就想自己做。

第二,随便哪个车厂都是几十万辆的需求,就是有几十万套BMS的规模,完全有自己生产的能力,为什么不自己做呢?第三方来做就是找死,最好的出路就是被他收购。

高特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在BMS领域做了20来年,从铅酸时代就开始进入,跟国网有很深的关系,跟国网一起制定过很多国家标准,做储能BMS,国网对高特的信任这个护城河是别人永远比不上的。”

后来高特从动力电池BMS完全转向了储能BMS,储能风口一来,业务量自然就上来了。我投它的时候利润是零,今年1个亿。所以你要看得清楚、敢下判断,但没有在行业浸淫很多年你讲不出来的。

比如说去年年底硅料暴涨,企业赚钱赚得好凶,好多人拼命投,因为财务报表特别好看,我就告诉他们千万不能投了。因为我在这个行业起起伏伏,见到的太多了,所以有些坑就要避开。

问:看来您之前有类似的经验?

李笑冬:是的,钴最高峰的时候(2008年初)达到了88万元/吨,三个月跌到12万。新能源行业是个强周期的行业,我在这个行业里已经穿越过三四个周期了,有整个经济周期,也有小行业的周期。

搞资源产业有一点,就是要在行业低潮期并购,千万不要在行业高潮去投资。我很愿意在行业低谷,风口将来还没来的时候赶快下重手。

问:投后管理方面,谦吉与其它投资机构有什么不同?

李笑冬:我们发现问题的速度快,可以高度赋能。因为在产业摸爬滚打多年,人脉广,经验多,在帮助所投公司拿订单、完善供应链、判断市场行情等方面比其它投资公司有更多优势。另外,我自己做过董事会秘书,亲历过引进战投、与中介机构的沟通、上市,在这些方面有亲身实战经验,也可能帮助到所投企业。

02深挖中南大学富矿

问:您为什么愿意做这次新能源产业投融资论坛的召集人?

李笑冬:这是对母校的一种情怀。我硕士、博士都是在中南大学读的,过去受了很多中南大学的恩惠,办企业、做销售,都是老师、师兄、师姐照顾成长起来的,现在自己有点能力为母校、为湖南做点贡献。

我们中国很多方面飞速发展,但是在基础科学上还是很落后的,诺贝尔奖一个都没有,前沿科学差得远。我们也希望将来为基础科学多做点贡献。

问:外界都把中南大学称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黄埔军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王传福等一大批知名董事长校友创立了比亚迪、鹏辉能源、豪鹏科技、方圆科技、帕瓦新能源、格林美、科力远、三一锂能等上市龙头公司。您对于母校的感情很深,是不是也倾向于去高校找项目?

李笑冬:我为什么把投资公司办在长沙,当时想着要依托中南大学。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大学也好,它的所有科研成果不是凭空冒出来的,都是要有积淀的。中南大学恰恰这方面积淀比较多。

在新能源这个行业,你只要提你是中南的,到任何企业都能找到熟人。没有哪家新能源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不到中南来招人的。华友2006年起大规模从中南大学招生,从没有间断,华友董事长陈雪华2011年在访问中南大学时,曾亲口跟中南大学校长说,华友80%的技术骨干都是中南大学的毕业生。

问:为什么中南大学能把学生培养得这么好?

李笑冬:其实中南学生学术底子还是比较扎实的,跟着导师做了很多项目,到企业适应相对快些,尤其是硕士博士。

我举个例子,我们投资成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公司钠邦时,比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发布会还早两三个月,那时候钠离子电池还没火。当时,钠离子电池正极有三条路,聚阴离子、层状氧化物和普鲁士兰,我们选择聚阴离子。跟中南大学赖延清教授团队一交流,迅速就找到了知音,他们对产业是有理解的。

我们认为钠离子电池的主战场是在储能,而在储能运用上应该是聚阴离子最好。我们当初资助中南大学搞实验的时候,最火的是层状氧化物,比容量最高、最容易发文章,但是到产业化中会有些问题,物料成本高,在实践中很难成为主流,聚阴离子成本低。到今年,最火的又变成聚阴离子了。

我们找的团队是全世界聚阴离子专利最多的,所以我觉得中南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我们也是想把湖南打造成钠离子电池行业的一极,让长沙成为“钠电之都”。

03现在入局新能源行业为时不晚

问:听说您投的项目很多机构会来跟投,有时甚至能带火一个细分赛道。

李笑冬:这种案例很多。比如高特,我2021年5月投的,投了大概半年以后,成为行业隐形冠军,阿特斯、招商国际和三峡资本也都进入。在今年的融资中,公司先后引入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作为战略股东。

我们在投资策略上,第一不做纯粹的财务投资机构,第二会更加偏向于早期技术的投资,比如说氢能、液流电池,第三就是自己做产业孵化,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所以我们不太喜欢去投机,跟着其他机构追明星企业。那些企业的估值都偏高,相对收益空间比较有限。按我们的经验,很多明星企业到最后都会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事件和风险。

问:您觉得现在还能投出类似宁德时代这样万亿规模的企业吗?

李笑冬:在氢能行业、钙钛矿光伏行业极有可能,储能行业难,储能企业有点类似房地产商,是靠强关系去拿单的,要成长为像宁德时代这样的大企业难。

问:您为什么对氢能这么看好?

李笑冬:因为石化能源最终要被新能源替代,氢是一个关键节点,锂电、钠电在储能上有所场景限制,不如氢应用广泛。现在的氢能就像2010年的锂电一样,外部质疑很多,那时候都说锂离子电池是不能上车的,谁会想到锂离子电池会成为电动车的主流?未来五年内,氢一定会有一个爆发点,可能是制氢,或者是燃料电池。

问:您怎么判断未来储能行业发展的态势?

李笑冬:我认为储能会成为一个跟动力电池规模差不多的行业,达到万亿级规模。现在储能装机量大概不到100GWh,动力电池现在有700GWh,储能逐渐会迎头赶上的。

其实现在来看进入新能源行业还不晚,锂离子电池一年装机量不到1TWh,但是我们预见10年以后会达到10TWh,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会有星光灿烂的企业不断涌现。

初创企业不要想着在市场上要做多大,要有多么伟大的战略和梦想,就是找好一个小切口,生根,公司一旦立住了,很多机遇就自然来了。像我们熟知的日本企业索尼,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诞生时是做泡面调料包的。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