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储能网 » 储能产业 » 正文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高校院所发力储能产业

日期:2022-06-24    来源:两江新区官网  作者:赵鹏

国际储能网

2022
06/24
13: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储能产业 储能市场 锂离子电池

近日,记者从两江协同创新区了解到,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签约引进46家高校院所、128个科研团队的两江协同创新区为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不少高校院所纷纷发力新型储能进行技术攻关和产业培育。

当前,在政策和资本驱动下,储能产业正加速驶入“快车道”。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0.45万亿元,而2030年将增长至1.3万亿元左右。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来源:两江协同创新区)

来自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的液相激光制造与低碳能源技术团队在储能领域的科研攻关屡屡攻克技术瓶颈,让高性能金属锂电池和高比能金属钠电池实现产业化落地见到了曙光。

团队学术带头人、西工大材料学院副院长王洪强认为,储能产业能否赢得巨大的发展空间,能否实现巨量的规模化市场效应,取决于技术突破的程度和高度。

液相激光制造与低碳能源技术团队。(来源:两江协同创新区)

团队技术骨干徐飞介绍,发展新型低成本“非锂”电池体系是解决潜在“锂危机”的重要途径。其中,钠离子电池的容量及循环寿命均稍逊于锂离子电池,开发新型高性能负极材料是推动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核心。

目前,团队已成功构建系列不同孔结构、不同纳米形貌及相关结构的异质原子掺杂元素硬碳材料,获得了较高的容量和倍率性能。

同时,团队还构建了具有稳定亲钠形核位点且能调控钠空间生长的单原子限域多孔碳结构、功能化多孔高分子结构等,为实现兼具高容量/倍率、深度放电和长循环钠负极提供了重要保障。

可充电钠电池体系具有钠资源丰度高、原材料低廉以及与锂相近的物理化学特性,被认为是锂电池体系的重要补充,甚至是有竞争力的替代品。

据了解,发力新型储能进行技术攻关和产业培育,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

前者已成功研发半固态电芯集成技术,结合聚合物/氧化物复合超薄电解质膜材料,利用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制备技术与光热原位聚合一体化技术,开发出兼具高比能、高安全的半固态电芯产品。

后者依托川渝双碳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嫁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低碳功能转化平台和中科院上海高研院的研发成果,先期重点推广和转化的技术方向包括氢能技术及装备、锌空电池、长寿命硫基储能电池、智慧能源集成管理系统及装备和空气源蒸汽热泵供应系统等储能技术,采用研发平台+产业化实体的模式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转化,后期将建设能源装备生产基地,同时发起成立低碳及储能产业基金,培育产业上下游优质项目。

两江协同创新区。

两江协同创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市重要的科创平台,两江协同创新区将聚焦“协同”,深度发力,让各个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得以有效互动和互补,依托高端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资源,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积极赋能两江新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