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国网新疆经研院完成飞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专题研究,为公司推动飞轮储能技术示范应用、打造灵活高效的电网提供参考思路。
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对惯量支撑和快速调频调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飞轮储能凭借其毫秒级响应、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和宽温域适应性等特点,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短时高频调节的优选技术之一。其在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上与传统储能存在一定差异,开展飞轮储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应用边界界定及与多元储能协同优化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本次研究系统分析了飞轮储能的技术特性、经济性与应用场景,指出其在一次/二次调频和惯量支撑领域的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新能源高渗透区域、沙戈荒基地及工业负荷密集区的频率稳定保障。研究提出,“飞轮+锂电”混合储能模式可有效弥补单一储能的性能短板,实现功率与容量的最优配置,同时飞轮储能在初始投资、技术标准、市场机制等方面仍面临挑战,研究建议通过建设差异化辅助服务市场、推动技术协同创新、完善标准体系等举措,促进飞轮储能规模化发展。
下一步,国网新疆经研院将紧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持续深化先进储能技术跟踪研究,强化问题导向与应用导向,以更多研究成果为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