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区3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迎来关键进展——由湖南领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湃科技”)提供的67.5MW/270MWh储能系统顺利完成设备交付。下一步,项目将正式进入严格的调试阶段。这一西北地区标杆性新能源项目的落地,将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技术突破:高能效储能系统适配西北极端环境
独山子区项目集30万千瓦光伏电站、67.5MW/270MWh储能电站及220kV升压站于一体,总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领湃科技为项目量身定制的储能系统的整体设计,集成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芯与三级主动均衡电池管理系统(BMS),循环效率达95%,温差控制精度±2℃,可适应-40℃至60℃的西北极端气候条件,确保系统在戈壁、沙尘等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
“模块化设计是该系统的核心优势之一。”领湃科技储能技术负责人表示,直流舱单舱容量覆盖1.5MWh至3MWh,支持灵活扩展,能够精准匹配西北电网日间高负荷波动与夜间新能源消纳需求。此前,该技术已在湖南衡阳“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验证,整体能效提升至92%,较传统方案节能30%,度电成本降低0.96元。
模式创新:源网荷储协同响应电网调度
作为西北首个县域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独山子区通过“光伏+储能+负荷+电网”四维联动,构建起一套高效的能源协同运作模式。项目中的储能系统在能源调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日间光伏发电高峰时段,储能系统能够大量存储电能,避免电能浪费;而到了夜间负荷高峰时期,则将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有效平抑电网波动,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同时,储能系统积极响应新疆电网调度,参与调峰辅助服务。据估算,项目投产后年调峰收益将超2000万元。
“项目投产后,年均可提供清洁电能1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3.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万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模式为西北地区“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带动当地新能源装备制造、智慧运维等产业链产值增长超10亿元。
目前,领湃科技储能项目调试团队已陆续进驻现场,正按计划推进全系统联调并网工作。随着这一标杆项目的落地,领湃科技正以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加速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主导”向“清洁能源占优”转型,为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