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美国能源行业分析师发表文章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好斗且混乱的贸易政策已经给美国蓬勃发展的储能行业带来了麻烦,储能设备进口遇到麻烦,项目开发商推迟了投资决策。分析师和企业内部人士表示,由于长期进口关税缺乏更明确的规定,在全球供应链重新平衡之前,该行业在今年和明年面临的挑战可能会加剧。
关税可能使储能项目延期
Anza Renewables战略采购高级总监RaviManghani表示:“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与上个月完全不同。”
他表示,“解放日”关税政策最明显的影响可能是,在德克萨斯州等关键市场,商业储能项目开发数量将大幅减少。特朗普此前已对大多数国家取消了这项关税,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仍保持三位数的关税。虽然已签订承购协议的项目开发商可以选择与客户重新协商价格,但希望在2025年动工的商业储能开发商可能只会等到明年,并希望在此期间能达成解决方案。据他所说,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
尽管近期市场动荡,全球供应链也要求大多数美国制造商从海外采购原材料,但储能业内人士表示,他们仍然看好该行业的前景。一些人预计,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将在长期促进美国本土电池制造业的发展,并可能为锂离子电池替代品带来机遇。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目前为124.1%,比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时高出六倍。
彭博新能源财经储能分析师IsshuKikuma表示,这足以使美国部署四小时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超过2023年的水平。
Kikuma表示:“我们尚未更新安装量预测,但我们预计短期内年度新增装机量将大幅下降,尤其是在2025年之后,原因是成本高于预期以及迫在眉睫的政策不确定性。”
他补充道,虽然一些固定式储能开发商已经急于在2025年完成建设,以赶在明年现有的301条款关税上调17.5%之前完成建设,但“许多正在筹备的项目将受到严重影响”,这使得那些目光较长的开发商进入“观望”模式。
曼加尼表示,电池供应链公司过去愿意承担进口关税的做法实际上已经消失了,这迫使他们的买家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自己承担成本,推迟交货直到价格下降(希望如此),或者尝试重新谈判承购协议以接受更高的电池储能系统成本。
承购商是否会配合则是另一个问题。曼加尼表示,双方可能宁愿将项目推迟几个月,也不愿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重新谈判条款。他补充说,开发商和客户在历史上有过类似的先例,在本世纪初疫情引发的供应链紧缩时期,电力设备价格上涨,交货时间延长,但此次关税冲击的规模却是前所未有的。
FlexGen首席执行官KelcyPegler表示,固定式储能部署通常需要12至18个月的规划时间,因此那些已经签订了2025年交付的储能供应合同的项目很可能在去年就已进行了谈判,因此可能不会对最终业绩产生显著影响。但如果目前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情况将会改变。
佩格勒表示:“在100%以上的电价环境中签订合同非常困难。”他的“不依赖OEM”能源管理系统供应商已经在与客户合作寻找替代采购。
Manghani表示,对于开发时间紧迫、且无需重新协商承购合同的商业开发商来说,项目经济效益“可能完全被淹没”,这可能会冻结占美国固定式储能市场25%至30%份额的储能项目。他还补充道,这将对商业项目密集的德克萨斯州电力可靠性委员会(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of Texas)地区造成尤为严重的影响。
德州电力可靠性委员会(ERCOT)的储能冻结可能会加剧今年春季德克萨斯州立法机构审议的一系列支持化石能源、反对可再生能源的法案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SB388法案要求,ERCOT电网每新增1兆瓦风能或太阳能发电容量,就需要新增1兆瓦的“可调度”发电容量(不包括电池)。
在不确定性中规划
特朗普表示,关税是振兴美国制造业的关键,但专家预计,在持续的不确定性下,各行各业的企业将推迟大规模的回流计划。
《通胀削减法案》45倍制造业信贷已经刺激了美国电池供应链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特别是对于电池和模块组装等下游工艺。
然而,彭博新能源财经高级能源分析师、电池技术与供应链主管埃维莉娜·斯托伊库(Evelina Stoikou)表示,由于美国锂离子电池工厂的建设工期长达三年,2022年8月《通胀削减法案》通过后宣布的大部分产能尚未投产。此外,美国在阳极和阴极活性材料等投入方面的生产能力非常有限,而这些材料是电池单元中最昂贵的组件之一。
因此,斯托伊库表示,尽管持久的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促使美国储能买家寻求美国组装的电池,但关键材料生产投入意味着这些本地生产的替代品的成本也会更高。
美国确实拥有丰富的锂离子电池原材料,包括位于南加州内陆的大型锂矿,以及埃克森美孚计划在本世纪末开采的位于美国中南部地下的可能更为丰富的锂矿。曼加尼表示,加拿大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使其成为未来“上游力量”的绝佳选择。
但他补充道,由于矿产开采和加工业务复杂且资本密集,投资回收期长达数十年,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长期确定性,而目前这种确定性根本不存在。因此,最新的关税不太可能刺激尚未启动的矿业投资。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关税能否促进美国现有的采矿业务,而这正是美国政府宣称的目标之一。例如,怀俄明州的活跃矿场每年生产数千万吨纯碱,这是钠离子电池的关键前体,人们希望钠离子电池最终能在成本上超越锂离子电池。美国还生产充足的铁和磷,用于生产磷酸铁锂电池(LFP,固定式储能的首选电池)及其钠基电池。
美国钠离子电池初创公司PeakEnergy的联合创始人卡姆·戴尔斯(CamDales)表示:“无需许可开采新矿,就可以在国内为钠离子行业提供充足的供应。”
目前的瓶颈在于供应链的下游。
戴尔斯表示:“虽然我们拥有所有矿产资源,但我们没有任何中游加工或零部件制造,这意味着我们暂时完全依赖进口。”
连贯的美国能源安全政策将承认中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并利用关税来刺激本土的钠离子供应链,戴尔斯表示,该供应链可能在2030年之前启动。
他说:“如果能建立一个临时的过渡机制,降低材料和零部件的关税,并随着美国资源的发展,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提高关税,那么这项关税计划对美国电池公司来说将是完美的。”
谁受益?
除非这种情况发生,否则Kikuma表示,美国储能买家将寻求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转而从韩国、日本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生产商那里购买更多产品。据报道,在特朗普4月2日宣布这一消息后不久,越南就提出取消对美国进口产品的关税。
曼加尼补充道,鉴于印尼丰富的电池前体储量和加工能力,以及资源丰富的中东和拉丁美洲国家,印尼最终可能成为美国电池制造商和买家的上游供应商。
在美国,贸易战的最大受益者可能是拥有闲置产能的现有制造商。其中包括像总部位于纽约州布法罗的Viridi这样的小型生产商,该公司生产模块化、“故障安全”电池系统,据称这些系统发生热失控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首席执行官乔恩·M·威廉姆斯(JonM.Williams)表示:“我们的产能可以扩大到年产近1吉瓦,目前的承诺产量远未达到这个数字,因此我们可以随着需求的增长而交付。”今年4月,Viridi宣布已从锂离子电池供应商Moxion手中收购了位于北加州的一家生产工厂,Moxion于去年8月宣布破产。
他认为,中美贸易关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美国经济倾向于可再生制造业,但无法预测未来六个月、十二个月或十八个月这些政策会产生怎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