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网稳定性和调节能力面临着更大挑战。风能、太阳能等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能源,对电网的频率和电压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储能技术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解决方案,并广泛应用于电网中。
根据储能系统与电网的互动方式,储能技术可以分为两类:跟网型储能(Grid-following Energy Storage)和构网型储能(Grid-forming Energy Storage)。这两者各具特色,适用于不同的电力场景。接下来,我们将简要介绍这两种储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区别及应用场景对比。
01跟网型储能
定义:
跟网型储能系统也被称为“并网型储能”。它是指储能设备与电网紧密同步工作,通过逆变器将储存的电能反馈到电网,跟随电网的频率和电压变化,实时调节储能系统的输出。
核心特点:
依赖电网信号:它的控制依赖于电网的频率和电压信号进行调节。这意味着在跟网型储能中,电网是“主控”方,储能系统仅作为电网的补充调节器。
功率调节:主要用于电网频率调节、负荷平衡、调频、调峰等,帮助电网在需求波动或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时保持稳定。
02构网型储能
定义:
构网型储能系统具有在没有外部电网信号的情况下,能够自主“构建”一个电网的能力。它通过逆变器主动生成电压和频率信号,能够独立供电,甚至在孤岛模式下运行。
核心特点:
自主生成电网信号:与跟网型储能不同,构网型储能不依赖外部电网的频率或电压,而是通过逆变器为负载提供稳定的电力。
电压源:构网型储能系统本质上是一个电压源,具有较强的电网支撑能力,不仅可以并网,还可以在孤岛模式下独立运行。
2023-2030年中国构网型储能市场规模(单位:GW)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2024年11月
03两者的区别
04应用场景对比
跟网型储能的应用场景:
电网调频和调峰:能够迅速响应电网频率和负荷变化,调整储存电能的释放。
电网频率调节:通过与电网同步运行,对电网频率波动提供即时支持。
负荷平衡: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提供电力支持,减少电网负担。
构网型储能的应用场景:
孤岛运行:构网型储能能够在没有外部电网的情况下,为孤岛电网或微电网提供电力。
远离主电网的地区:为偏远地区或电网不稳定的区域提供电力支持。
应急备用电源:电网发生故障时,构网型储能能够迅速提供稳定电力,支持关键设施。
爱贝能科技全方位储能系统
总结:
跟网型储能更适用于需要电网支持的场合,如调频调峰、电网稳定性增强等。
构网型储能则可以独立供电,适用于电网不稳定或需要自主电力供应的场景,如孤岛电网和微电网。
无论是构建稳定的电网,还是提升能源供应的可靠性,跟网型储能与构网型储能将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助力全球能源系统的绿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