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储能网 » 储能产业 » 正文

“要我配储”何时能变为‘“我要配储”?

日期:2023-07-04    来源:维科网储能

国际储能网

2023
07/04
09:2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新能源配储政策 分布式光伏配储 储能电站

新能源配储政策:挺进还是叫停?

在新能源领域,强制配备储能的比例和时长正展现出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尽管业内人士一直呼吁“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但现实情况却是这一政策不仅未被叫停,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

自今年起,各地如河南、山东、广东等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加速新型储能的发展,严格要求按照开发方案中承诺的储能配比配置储能设施。如果开发项目未能如期投运,电网将不被允许调度和购买其电力电量。

新能源配储政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从最初的鼓励引导,到成为并网的标准配置,再到如今的不建设就会受罚,储能配备的比例也从原先的10%-20%逐步上升至15%-30%,储能时长也从1-2小时增加至4-5小时,呈现出一种逐步走高的趋势。

业内多次呼吁,新能源配储不能简单“一刀切”,应停止强制措施,对于是否配备储能,以及如何配备,应该交给市场去选择。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新能源强制配储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停止新能源强制配储面临的主要难点又有哪些?

各省新能源配储政策

在6月28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文中明确指出,自2021年起,所有河南省的新能源项目都需要严格按照开发方案中约定的储能比例配置储能设施。并且,储能设施的投运时间应不晚于新能源项目的投运时间。否则,电网将不会调度和购买其电力。

河南并非唯一强调储能配置的省份。早在6月7日,广东省能源局就已经发布《关于新能源发电项目配置储能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规定,对于未按照要求配置储能的新能源发电项目,电网公司将不会进行调度,也不会购买其电力。3月8日,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也发布了相关通知,对于新能源场站实际配建或租赁储能容量不足的,将会暂停其并网发电容量,直至满足接入批复方案的要求。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储能设施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增强电网的监管能力,还能在关键时刻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并对新型储能设施的安装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河南省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储能的规模将达到或超过500万千瓦,并力图提升到600万千瓦。这个目标比去年8月河南省发布的《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的通知》中设定的并网规模220万千瓦的目标提高了一倍以上。

强制配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储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17年以来,已有20多个省市纷纷推出新的储能政策,其中包括设定储能时长1-2小时和配置比例10%-15%为标准。对于更长时间的储能需求,如4-5小时,配置比例也将有所提升。不仅如此,20%、25%、30%甚至更高的配置比例也在不断出现。

什么在推动储能比例的飙升?

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了新能源储能比例的增长呢?

"当前,储能商业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去年电池价格相对较高,储能项目在实际执行中遭遇了诸多问题,如规划多但实际落地少、备案后未建设或建设后未投入使用等问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表示。基于这些情况,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确保储能项目的实际落地和运行,以保证新能源的高效利用。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储能反配新能源模式,也就是以储能规模换取新能源项目。“新能源项目配建一定规模的储能,这是维护电力系统稳定、保证新能源出力的前瞻性举措,同时也提高了新能源开发的门槛,要求开发商有实力,理性开发,避免一窝蜂地争抢新能源项目资源。”三峡新能源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汝会通表示,“虽然‘强配’的方式显得比较粗暴,不够灵活,甚至有些笨拙,但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当前配建储能的成本还是主要由发电方承担。增加配储比例无疑会加大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负担,并可能导致低质量储能电站的泛滥以及配储利用率的不足等问题。

以100MW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当前2小时系统的EPC成本大约在1500元/kWh,而4小时系统的成本在1300元/kWh左右。如果100MW光伏电站(初始投资约4亿):

配置10%的2小时储能项目,初始投资成本将增加7.5%(约3000万元);

配置20%的2小时储能项目,初始成本将增加15%(约6000万元);

配置25%的4小时储能项目,初始投资成本将增加32.5%(约1.3亿元)。

创新措施缓解新能源配储成本

面对新能源配备储能的成本挑战,各地的政策也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法,例如,推动建立共享(独立)储能电站、提高峰谷电价差距、提供一定的补贴等等。河南省明确规定,独立储能电站可以以低于市场价格的电价购入电量,而输出电价则按照高于市场价,具体为当月煤电市场化交易均价的1.64倍执行,这样投资主体就可以在电价的“一低一高”之间获得收益。

在汝会通看来,新能源配储的关键并不在于持续时间或比例,而在于我们尚未建立起相应的成本疏导途径。收益预期普遍偏低,配储往往侵蚀了新能源的利润,变成了新能源的“寄生体”,“我们应该从电力现货市场的角度去思考,尽快建立机制,引导配建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发挥配建储能和新能源电站的整体联动作用,实现新能源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如果能形成这样的市场共识,那么今天的‘要我配储’就会转变为明天的‘我要配储’。”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