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储能网 » 储能产业 » 正文

天合储能李秉文:做有“芯”的储能产品,打造安全可靠的储能系统

日期:2023-03-02    来源:储能头条

国际储能网

2023
03/02
08: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天合储能 储能产品 储能系统

2月21日,由国际能源网、国能能源研究院、光伏头条、储能头条主办的以“新能源 新系统 新生态”为主题的“储能与新能源系统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吸引政府、学界、企业界代表约500人线下参会,另有8.4万人通过直播观看了此次盛会。

会议期间,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战略市场与产品管理总监李秉文发表了题为《储能的春天与挑战》的主旨报告。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战略市场与产品管理总监 李秉文

储能春天来了

“未来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人类找到了一条非常确定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新能源。”李秉文认为这就是储能火热的核心驱动力。以往,新能源有两个赛道,一是新能源发电,即光伏、风电;二是新能源的汽车。如今,在此之上,新能源有了第三个赛道,那就是储能。这条赛道引起了整个资本界的欢迎。

储能之所以成为新能源的第三条赛道,概因于随着新能源发电量、渗透率的不断增长,电网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装备,同时新能源电力天然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进而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电网公司需要调用大量的灵活性资源,这个灵活性资源就是储能。

储能的大规模应用可以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保障电网安全。因此,储能成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手段。

当然,当前最成熟、稳定的储能技术是抽水蓄能,但抽水蓄能严重依赖自然禀赋、建设周期长,能耗大的弱点,已经跟不上新能源的发展步伐。这就需要电化学储能弥补抽水蓄能不足的空间。

除此之外,李秉文指出,未来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之下,电网需要的灵活性的分布式资源,使各地能够自行平衡,分散式管理。这就需要以电化学储能为主体的新型储能系统

事实上,电化学储能近年来呈高速成长的态势,并且未来会持续成倍增长。权威预测,全球装机容量有望从2022年的90.23GWh,增长至2025年的327.39GWh。中国市场则有望从32.18GWh增长至88.95GWh。

由此可见,储能的春天已然来临!

新型储能面临两大挑战

李秉文指出了当前储能行业面临的矛盾性问题:一方面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攀升,储能成为蓄水池,是系统“要件”;另一方面,当前储能系统面临两大挑战。

其一,成本和寿命的问题。众所周知、新能源发电装备现在使用寿命是20—25年,但储能现在的使用寿命是10年左右,循环寿命是5000次以上,这与新能源发电装备寿命周期不匹配。

成本方面,现在充1度、放1度电的成本接近于0.6元,而中国的平均电价是0.63元,这意味着储能成本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电价空间。显而易见,储能的经济性严重不足,因此当前储能装机基本靠政策驱动。

其二、安全性的问题。储能行业发展太快,还没有进入到非常精细的过程。各方面技术、行业标准多有不足。储能系统着火、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关注。

天合储能的解决之道

面对普遍存在于行业的成本、寿命、安全性的挑战与难题,李秉文提出了天合储能的解决之道,即创新引领降本,技术保障安全。

李秉文认为,储能系统度电成本下降,需要做到至少四个方面,即更长的循环寿命、更高的系统效率、更低的安装成本、更方便的维护。在此基础上,天合储能推出了新一代TrinaStorage Elementa万次循环液冷系统。

该系统采用自研高循环寿命储能电芯,系统循环寿命可以达到10000次。如果系统每天进行2次循环,整个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与此同时,度电成本降低了32%,由0.58元下降到约0.35元。此外,液冷方案较风冷技术,自耗电降低了30%,整个系统效率提升了1.5%。

天合储能之所以能够推出如此高效的成品源于技术的精进与创新突破。李秉文介绍了该系统所包含的四大创新性技术。

其一、材料微观调控技术。以往使用的正极材料,容易粉化、裂化,会消耗更多的锂,TrinaStorage Elementa液冷电池系统采用小晶粒单晶的材料解决了粉化、裂化的难题,并能有效降低材料表面钝化膜重复生成导致的不可逆活性锂损失。

其二、正负极适配组合技术。天合储能新一代电池系统在各种充放电场景下,包括整个寿命期间,锂可以在电池里面充分的进行移动,而不会被SEI膜等阻隔住。

其三、正极过渡金属低溶出设计。正极铁的溶出会破坏储能系统的SEI膜,采用保护性的低溶出设计之后,铁溶出量降低80%。

其四、高效预锂缓释技术。天合储能新一代电池系统在正极材料里面加了补锂剂,缓慢地释放锂离子,补充活性锂的损失。

四大创新性技术加之采用液冷技术,提升了系统的空间的利用率,单位面积所带来的能量相当于在风冷系统基础上提升20%,整个空间的利用率提升5%,从而降低客户土地利用成本。

现场施工方面,天合储能新系统的电池舱设备在工厂里面进行预调、预装、预测试,测试完毕之后整箱发货,到客户现场只需要快速连接通电,就可以快速实现安装。这样可以做到高效便捷,现场无施工,系统交付周期缩短40%。

安全性方面,李秉文总结了过往的安全性事故,认为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最初两年接受的挑战最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整个行业精细化的管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安全性的问题核心原因就是电芯,其次是系统里面的一些隐患。

天合储能新一代电池系统电芯通过储能电芯国标要求滥用测试,采用车规级电芯智能AI电芯预警系统、Pack级消防、系统级水消防,三位一体立体化防护,助力系统安全运转,可以做到预防为主,精准定位。

最后,李秉文表示:科技创“芯”,能量长续!天合储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有“芯”储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来源: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