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储能网 » 电化学储能 » 正文

国网江苏电科院袁晓冬:双碳背景下电力行业的机遇探索

日期:2021-07-15    来源:中国储能网

国际储能网

2021
07/15
15:2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用户侧储能 储能技术 储能应用

7月9-10日,第五届全国电网侧暨用户侧储能技术应用高层研讨会”在江苏南通文峰酒店召开。

在本次会议上,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副总监袁晓冬分享了主题报告《双碳背景下电力行业的机遇探索》。演讲内容整理如下:

袁晓冬:

关于的双碳背景,我想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其实在去年习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大会的一般性辩论上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当时我们国家第一次提出的双碳战略目标,就是2030年前我国要实现碳排放达峰,要2060年的时候要实现碳中和。在今年又明确提出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把我们电力系统后面要怎么干,或者它的主体特征做了一个更清楚的诠释。

我今天的报告围绕着这个题目,我们来破解一下三个问题,首先,双碳背景,为什么双碳这件事情的影响如此深远;第二,我们看一下电力行业,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力行业还是我们原来讲的电力行业吗?行业有没有发生变化?第三,大家有很多企业界的同仁在,而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后面的机遇探索是怎么样的。

首先第一个看一下双碳为什么影响如此深远。这部分大概会有两个观点:第一,双碳这件事情本身触及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要素;第二,这里有一个高维要素对低维要素的统摄力,而且这个统摄力非常强,这两件事情跟大家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讲这件事情的时候先把画面感拉远,从大卫·克里斯蒂安写的《大历史》的观点说起,西方研究历史跟我们中小学读的历史还不太一样,他们历史有好几个学派,其中有一个学派研究的大历史,他其实是研究整个历史背后的规律,包括从物质到整个生物界,一直到我们人类,他们把这个作为整个历史的演变规律来看。

在这本书里面提出一个核心观点,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元素永远是两个,能量和信息。如果我们站在地球上研究人类的问题,如果我们抓住两个核心要素研究,肯定是已经挖到了最底层。

为什么说是能量和信息,因为能量本质上是等效于物质的,大家知道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能量和物质本身是等效的,能量这件事情让我们对整个自然界外部世界,我们对它能进行改造,它是可执行的部分。

另外一部分是信息,信息这部分本身是我们对整个外部世界进行可编程、可理解的部分,而信息本身又是组织和调动能量的法则。如果我们改变能量和信息获取方式,它就能够让世界变得更加有效率、更加有序,这件事情就是发展和进化,我们整个人类史,我们在地球上干的所有事情本身都遵循这样的规律。

这样的规律同底层来看,我们其实在做三件事情,一个事情是探索科学,一个是开发技术,一个叫发展经济。探索科学是科学家做的事情,他们发现一些规律,而这个规律大部分是信息,物理学的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往后又有量子理论到弦理论,所有东西是发现规律,但是科学这件事情不能当饭吃。科学完了之后我们就需要开发技术,技术本身是用来把中间的鸿沟给填平的,科学发现了这个规律,我知道了物体运动的速度之后,我要制造汽车,制造卫星,我能够让这些事情为人所服务。有了这个之后,具体把这个东西造出来干嘛?本质上还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活,我们要发展经济,我们靠金融整套体系把我们整个人类社会串起来。这是我们理解世界最底层的一个很核心的规律。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我们看一下能量和信息为什么这么重要,能量和信息本身两个东西在我们人类发展史上,一旦某一个变量发生了重要的突变之后,每一次都是我们人类社会发生文明突变的点。如果这两个点发生了共振,同时发生变化的话,那是人类社会发生工业革命的契机。

我们看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时代,蒸汽机驾驭了煤炭,而印刷术、电报和铁路这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这两个东西碰到一起之后,就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当内燃机驾驭了石油,当我们能够驾驭石油,我们能把石油里面更高的能比利用出来之后,飞机、公路和电话起来了,它本身也是增加了连接,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本身软件驾驭了算力,然后是移动互联网和万物互联,其实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过程,所有的这些点都是我们人类文明发生重要突变的点。

我们现在回过来转到能源上,我对能源这件事情,因为能源有很多分类方式,我做了一个拉开尺度的分类,其实整个宇宙里面的能源,他其实都是利用的原子能,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形成了物质之后,最后都是物质的能源最后转变成我们能利用的能源。这类原子能可以分成地球上和地球外面的,地球上的东西,我们现在正在想办法在用,这里我们包括了核裂变、核聚变,孩子包括反物质。但是目前我们知道核裂变,我们现在核裂变能有核电站的技术,这里面大概能用到整个物质能量的大概0.7%,而核聚变现在正在研发可控和聚变的技术,目前这些东西也没有突破,但是如果能用起来的话,能用到1.3%。

还有反物质,我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反物质,其实人类现在基本上无法驾驭,个别实验室能够制造出正电子,这个东西一旦用起来的话,它的能量占比能够把整个物质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就是MC平方,我能把全部释放出来,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我桌上一个杯子,把它全部转化成能量的话,这个能量有多么巨大,但是目前我们用不了。

还有一部分,我们来看核能,如果不在地球上看的话,我们就在地球外面看,地球外面看的话,站在太阳系里面,我们主要是来自太阳。太阳不断的在里面发生着核聚变,太阳发生核聚变之后,到地球上来的能量,其实我们能看到的都叫辐射能,而这个辐射能其实太阳在亿万年以来,它一直在对地球制造辐射,而这个辐射能又会变成几类。一类是它当时的能量到地球之后变成热能,这个热能在地球上又会转化成水能、风能和波浪能,它会跟我们地球上的空气,它的会把空气做升腾,空气在地球上运动产生了风能,同时又产生了水能,水能也是把水蒸气升腾之后,在地球上做了一次迁移,然后变成了水能,包括波浪能也是。

另外一类是光电转换效应,其实是光照到地球上之后,如果我们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它转换成电子,我们把原子和外面的电子拖出来,用电子来发电。

还有一类就是地球上大量的生物光和作用,看到我这边箭头中间加了一个双线,其实这是在系统动力学里面所谓的延迟符号,因为我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画,所以我就叫了这个结构。光和作用不是一个瞬间就能发生了事情,其实是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累积,跟我们储能是一样的,是一个积分效应,而不是损失效应。光和作用之后产生了生物质能,就是地球上包括我们吃了动物、植物,消耗它们的能量,包括我们用生物质能来发电,这部分能量都是光和作用直接产生的。

当光和作用再往后,这些生物体在地球里面会被埋葬,我们知道我们的煤和石油是怎么来的,这个是需要经过几百万年,在地球里面埋葬之后,最后又变成了有机化学能,就是我们所谓的化石能源。我们可以用这张图勾勒一下地球上所有的能源,地球上面所有的能源就是这么来的。

这里面本质上从爱因斯坦的这个公式出来,我们能用多少是用多少。如果我们把这些能源整个拉到这条线来看,在这个维度上其实是有高熵和低熵两类。熵这个概念大家应该比较清楚,熵其实代表了一种混乱程度,它是热力学定律里面给出的一个定义。而我们知道到地球上的能源,包括我们的太阳能、风能等等这样一些能源,其实是混乱的,叫高熵的能源,在我们电力系统里面经常会把这些能源叫做垃圾电,之所以叫垃圾电,是因为它的混乱程度很高,我想要光的时候不一定来,但是来了之后经常会波动,这就叫熵很高。

但是还有一些能源熵不是那么高,比如我们的生物质能和水能,当我把水能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制造了水电站,这里面的熵相对被降低了,熵是在减少。还有另外一种能源,包括我们现在一直在用的化石能源,现在我们双碳要革命的这部分能源。这部分能源用了这么久,我们自己想一想,这个能源非常好。它本身的能量密度很高,石油的能量密度,现在应该还没有储能能够做到石油的能量密度。

另外,如果我不去专门用其他的方式把个能量释放出来,它的熵其实是很低的,我们想想一块煤,如果我不是把它放进了发电厂,我的整套烧煤的发电体系,不用这套体系对它施加影响力的话,它是固定在那不动的。

还有一类姑且叫它核能,就是我们现在地球上的所有物质,这个东西相对更加稳定,甚至我们现在连反物质都造不出来,或者我们的可控核聚变,我们现在都没有非常好的能力实施它,这个东西其实熵更低。这是我们的熵这条曲线上,我们看所有的能量是这么分布的,我们现在要讲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现在讲的双碳这件事情,本质上就催生了能量技术产生了一个新的突破点,它是把这个化石能源替代掉了。在整个坐标轴上,如果突然缺失了一块,但是人类利用能源,目前整个需求本身不会发生突变,不能突然减少的话,那我要怎么样应对它,这就是这件事情的价值。

我前面讲了能量和信息,这两个要素是我们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核心要素,这个核心要路驱动的是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和我们整个商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抽掉的是最底层的这块积木,所以这件事情的影响很大。

第二个观点,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为什么这里面很事情的面前,其实我们每天在新闻里面看到每天有很多事情在发生,但是发生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即使这件事情是国家领导人说的,他其实每天也会有很多信息出来,但是每件事情对我们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里面的影响程度的高和低是由什么来决定的?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站在整个市场的角度,我们来看所有的要素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做任何一个企业,在企业里面有核心团队,包括今天上海电气、国轩也在这边,我们有我们的核心团队,我们有研发储能团队,有工程团队。所谓的核心团队关注的是核心能力、专业能力,但是在这个之外有企业,有上海电气,可能还有比亚迪等等,但是企业关注的是什么,企业会关注产品、市场,企业会关注技术和运营。一家企业如果认为我的产品做到世界第一,像特斯拉认为我如果我的Model3和ModelY做到市场第一,我就认为我能够占领市场的一切吗?大家看现在目前的现状,你觉得他会占领一切吗?因为上面还有更高的维度,有行业和宏观环境。

行业的关键要素是供给、需求、连接、资本、竞争和客户,再往上的宏观环境里面还有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对我下面的整个要素产生整体性的革命。这里面的核心规律是什么,是高维统摄低维,我们它的维度从内圈到外圈其实是维度由往高升高的,这里面的核心规律是高维统摄低维。我们现在所说的双碳战略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目前看一下双碳战略是不是中国一家在做,其实不是,中国不惜第一个做,其实我们做的已经相对不是特别靠前了。

我们看一下碳达峰,目前我们全球已经有54个国家实现的碳达峰,像美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等第三产业占比比较高的国家为主,而我们的经济体量大,节能减排工作相对起步较晚,所以我们本身提出这个碳达峰已经是落在后面。

另外,我们看一下碳中和,为了实现碳中和,除了尽可能降低碳排放之后,还要通过碳汇碳普及包括抵消的方式产生的碳排放,目前已经有60个国家承诺2050-2070年之间实现碳中和。但是西方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一般都会拉到50年-70年,而我们国家的过渡期大概只有30年,所以我们的任务很艰巨。这里面可以看到我们的碳中和和碳达峰,首先是我们国家战略没错,但是这个战略的层面更高,甚至是一个全球的战略。

所谓的双碳战略,它所站的维度极其的高,首先他在政策面的维度,它是我们国家提出的一个响应全世界趋势的战略,所以在政治这个层面,它的站位很高。经济层面无可厚非,我们现在整个碳这件事情,马上碳交易市场要出来,交易所也要出来,它本身的碳也要转化成经济的变量,甚至在政治和经济的整个博弈上面,我们国家会把碳作为跟美国的美元霸主地位,就是原来美元作为全球霸主的这样一件事情相提并论。在未来我们大国崛起的路上,我们可能会把这个作为重要的筹码,可以想象一下这个事情在经济上的作用。

在社会上,这件事情也是深深的影响了我们整个全社会的生活习惯和用能习惯,这里面的影响非常大,技术大家应该非常清楚,我们现在跟碳有关的技术,现在整个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双碳战略是站在宏观环境的高维上面,把高维上面的关键要素全部一网打尽,所以这件事情从高维统摄到低维,不要说我们整个行业,不要说企业和核心团队,所有的新都会被它覆盖,所以双碳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有多高,大家可以回头再看一下。

我们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电力还是原来那个行业吗?关于这个部分,我大概会有两个观点,一个我们来剖析一下电力行业“一”战略是什么?所谓的“一”,现在我们探究任何一件事情,我之前也讲过它的第一性原理,它往下挖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挖第一性原理,因为只有找到了第一性原理之后,你站的地面根基才会扎实,你才会相信你下面这些事情会不变。一旦下面这些事情不变之后,你做的所有战略决策,所有的行为,你心里才会有那份笃定感。还有储能+数字化+新形态这件事情。

我们来看一下电力系统,简单来看,如果从供给需求和连接的角度来讲,其实就是一个发电电网+用电的过程。这个结构非常简单。如果我们把它做大尺度的拆解,它大概是一个这样的东西。

发电就是供电,按我们的供电方式有集中式和分布式,分布式是现在逐渐出来的。这里面的能源有几类,火电、风电、光伏、天然气、水电、核电等等,分布式现在主要是光伏和风电。

在电网这边,传统的划分方法是升压、输电、降压、配电。这个方法从逻辑结构上来讲,我这个分类方法其实不会缺失很多东西,但我前面讲了,我这是一个大尺度的拆解。配电再往下,现在还有一些微电网,这里面包括了配电和储能。

在用电这块主要是需求,如果尺度再更加粗放一点,它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这是我们国家的划分方法。

整个大概是这么分的,如果这么分,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整个电力系统本身的原理是什么。这是我以前做过的分析,当时是挖到了这样一个层面,因为整个电力系统,上面这个圈代表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现在要满足的条件其实是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经济和清洁低碳,我是在这三个条件之下,构建的这样一个系统。

对于这个系统来讲,它的第一电力原理就是“平衡”两个字。我们的电力系统永远是要满足平衡,而这个平衡再拆解下来看,这里面有三个东西是要平衡的,分别是能量平衡、功率平衡、熵平衡。在这个系统里的混乱程度,我是不允许它有极度混乱的,我必须要把它的混乱控制到一个范围之内。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系统可控性,包括稳定性这些东西。

如果我们把这个事情这么看,我现在又再往下挖了一层。前面是把底层的原理列为平衡,把刚刚那三个要素再代进来看一下,所谓的平衡再往下挖一层,它本质上是要满足系统总的熵小于一个固定值。这其实是我们电力系统更底层的,应该是能源系统更底层的原理,就是总熵小于一个固定值。

如果我要满足这个,对于我整个系统来讲,我们要做的所有事情,围绕着一个点来打,那就是熵减,我要让整个系统的熵去减少。这部分可能讲得有点抽象,不过没关系,回头这个材料协会也会再分给大家,可以再去探讨一下。

现在我先挖掘到这,如果这样来看,我们再回过来看刚才那张图。由于双碳战略,我们即将缺失这一部分低的熵,刚刚上面那个公式,其实总值是要小于一个固定值。既然要小于固定值,这里面我少掉了很多低熵的部分,这部分将由谁来补偿?这其实是我们未来要破解的一个很重要的命题,这部分如何来补偿?

我们很自然的就想到储能,如果我们把储能放在这张图上,它大概是什么位置?因为储能不是我们自然界天然形成的,其实是通过我前面讲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从技术开发这个层面,我们是创造出来了一个东西。如果把它放在这张图上,它的位置大概就是在这个地方。储能的熵肯定是比现在能用的其他能源要低的,它是一个熵很低的东西。

我们这里面的能量其实相对是有序可控的,一旦能量在储能里,是有序可控的。但跟化石能源相比,可能又没有那么好,但是也不一定,技术再发展,这个点可能还会偏移。储能在整个系统里,它能够去补充负熵非常重要的要素。

除了储能之外,还有什么?这里面我再和大家说一个东西,这个标题叫做麦克斯韦妖的启示,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麦克斯韦妖?原来热力学第二电力提出来之后,就有很多人在质疑这个热力学第二电力。热力学第二电力讲的是系统热能是会趋于一个热平衡。本来有一杯热水放在这个屋子里,这杯热水自然会变凉,温度会跟室温变得相平衡,永远是这样。

有人就提出了一个质疑,有没有可能会这样,他说这个热力学第二电力可能不对。架假设我这有两个密闭的空间,一开始的温度是一样的,但上面有个小妖怪,两个空间中间有一个小的门。如果是偏热的分子跑到门口,我这个小妖怪一看,这是个热分子,我就把你放过去;如果是冷分子,我就不让你过去。这样慢慢就会把这两个空间变成了一个空间是冷空气,一个空间是热的空气。这是科学家做的一个思想实验。

当时麦克斯韦妖想,如果是这样,热力学第二电力不就被破坏了吗?熵不就自然会变负,会变小。这是当时麦克斯韦妖想的这样一个实验。后来大家发现不对,因为这里面有小妖怪在守这个门,虽然没有给这个系统注入能量,但是每一次他在做判断的时候,他给系统注入了一个什么东西?就我们一开始想的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要素,他注入了另外一个东西,就是信息。他每一次都给出了一个0和1的开关信号,本身信息这件事情也是能够改变系统熵的一个重要要素。

后面通过信息论的整个发展,定义了这个信息熵这套系统的发展。我们现在发现通过提高信息熵也能够降低热力学的熵,这是科学上这样的一个发现。这个发现其实就是把信息跟能量两件事情给打通了。打通了之后,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前面讲整个新能源电力系统,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负熵,刚刚讲了储能是一种方式。除了这个方式之外,我还可以引入负的信息熵。前面储能其实是引用了一个负的能量。

负的信息熵是什么?其实这两年大家一直在喊的,产业数字化。这件事情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要干的。还有一件事情是什么?同时引入负的能量熵和信息熵。这个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在讲的结构形态,大家有的时候也在说我们的电力系统未来是不是还要大电网的形态?微网可不可以,配电网行不行,大家现在讨论非常多。这些形态是什么?现在业界也有很多观点,比如利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建筑用能的发展,能不能把这个东西结合起来?

所有现在想的东西,其实都是改变了结构形态。结构形态这件事情就同时在改变两个东西,一个是改变了能量熵,一个是改变信息熵。一旦把原来的系统,原来的结构,比如疾控的系统,我把它分成了两个层级,变成了一个分布式系统之后。本身这件事情就是往这个系统里注入了大量的负熵。

如果我们这么来看,刚才那个模型再进一步把它具像化。其实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一”战略可以在系统总熵小于一个固定值的前提下,通过数字化来实现信息的熵减,通过储能来实现能量的减,通过新型结构实现组织的熵减。这个时候我们的电力系统变成了一个什么样子呢?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大家已经提出来的一些方案,包括在储能这边,电化学储能,包括储氢,储热,都是利用储能来实现熵减的一些方式。

新型的结构包括蜂巢配网,分成自制,热网耦合的结构,包括现在与交通网耦合。现在讲到的把电动汽车跟电网做一个融合,变成一个新的结构。这里面也是一个新的结构,包括建筑耦合。大家现在提数字化比较多,如果要来分,它包含了产品数字化服务流程和组织,这里面大家一定要看到,我们不能忽视组织的数字化改造。产品都数字化了以后,数字化不是装传感器,建系统,其实是数字化是非常完整的,一整套体系。

这里面还有一个就是全量全要素的采集和连接,以及全量全要素的实施反馈。一定完成了这整套体系之后,才能为系统注入有效的负熵。注入有效的负熵其实就是我们应对双碳的重要措施。其实也有很多业内专家给出了对这些事情的思考,但如果我们把它套到刚才的整个模型来看,大家的思考都是在刚才的结构里去找一些具体切入的方式。像中国电科院的秦小辉(音),秦所给的一些方案。平衡模式,物理形态,动态特性,外在形态。这些东西的改变,也都是在结构里。 国网的沈总,他对信息电力系统的主要观点,一个是内部电气特征,还有一个是外部的表现形式。

我们看到大家现在对整个信息电力系统的理解,所提出的各种方案,其实都在目前这个框架之内,包括特斯拉提出的能源计划,其实特斯拉这个能源计划对我们现在的挑战也比较大。他的能源计划也是在我们这个结构之内,利用了储能和氢的结构为系统里注入了大量的负熵,利用负熵去替代双碳被减掉的那块东西。

最后来看一下探索新机会的方法。时间关系,我稍微快一点。这里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方面:

1、打开边界发现机会。

2、适者生存长出机会。

这里面其实两个不同的思考路径,怎么样去找新机会。首先要解释一下三种创新形式,其实是创新理论里比较基础的一个理论,第二曲线的理论。这里面想表达的意思是一个行业整个发展是具有一个生命周期的,这个生命周期跟整个生命发展本身是一样的,有幼年期,快速成长期,老年期,衰退期,最后这个行业可能就没有了。

一个行业在没有之前,一般都会进行两次自救,就是两种方法的自救。第一个办法是快要消亡之前,找到另外一个方式,再把这个行业长出一条曲线来。第二个办法是在这个点上,找到一个突破性的创新技术,在这个点上实现一个飞跃。这是创新理论的一个东西,这边简单提一下。

现在所谓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本质上,在这个曲线的发展过程中,其实是符合了这样一个规律。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系统其实已经走到了第一曲线,往极限点走的方向。我们现在希望开启第二条新能源电力系统这样一条S曲线,而这两条S曲线共同把电网发展这件事情延续下去,延续电网发展的生命周期。这是这件事情的本质。

这里面其实是要回答一个问题,机会是设计出来的还是生长出来的?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大家会更多的理解这个是设计出来的,我们要有规划,要有计划,做好计划之后,要排计划,再一件事情分解下去做。

如果是设计出来,双碳战略本身是矫正了原来旧系统的隐含假设。原来旧系统的隐含假设就是整个资源环境不要钱,因为这个资源环境不要钱,原来的假问题是如何满足用能需求,我们的命令是如何满足用能需求。但实际上,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满足用能需求,而是如何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真问题。

自然环境是有价值,如果是扩大了认知边界之后,自然环境是有价值,这个时候我们的系统,这个圈比这个大,为什么?因为这个圈里包含的要素和它的连接关系更多,这里面我们构建的新系统里面包含了清洁化、市场化、数字化和多元主体的网络化。我们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所谓系统就是系统里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我们新系统里,它的要素比原来多了,而且它的连接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当两个系统发生变化了之后,我怎么样去找机会?其实是在转换点上,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地方找,去找机会。找到这个机会,如果是符合规律,你就可以把这个作为规划去执行。

这里面有一个方法论,包含的东西特别多。从宏观环境来讲,这里面有很多的变化要素。在变化要素里,可能某一个变化要素跟企业或者行业的内部关键要素是重叠的,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找到机会之后,我们对这个机会做MVP,所谓的MVP是什么?其实就是现在讲的示范工程。在整个商业界里,这个MVP大家可能会比较熟,叫最小可行解。我对这件事情做大尺度的单点突破,我把所有的企业资源和行业资源都往这个点去打,如果这个点能被我打穿,这就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机会。其实这件事情创新的逻辑就是这样。

举几个例子,瑞士军刀是怎么出来的?在这之前,刀是有的,工具也是有的。但当时有了二战,在1940年的时候,二战是一个政治因素,这个因素加进去,产生了瑞士军刀。在1991年的时候,箱包很早就有,轮子很早就有,但当时航空业起来了,这个时候新秀丽就出来了。2016年的时候,就在眼前,奶盖有,茶有,但2016年有一代年轻人出来了,消费特性不一样,这个时候喜茶就出来了,包括直播电商也是这么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高额要素一旦发生小小的变化,就会有新的要素注入系统。如果你把这个要素抽到你的研究对象里,你把这个要素去单点,去放大,就是我们去创新的机会。在电网现在供需链的结构里,看一下我们现在会有哪些机会?至少看到了电动车起来了,微电网,现在大家对微电网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了,包括在用能端的电动车,电动船,煤改电等等。

我稍微列了一点,我没有细想,如果真的要做行业拆解,肯定不是今天这么短的时间能够分析的。举个例子,固态储氢及其应用。这是我们江苏在常州的一家公司,固态储氢瓶其实很小,装在电动自行车,就小小的一个瓶子,它可以替换,非常方便,就像我们换煤气瓶一样,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这里面To C和To B的商业模式很容易能够制造起来,其实也就是发生了一些小小的要素变化。这个要素其实就是小体积的储能可以方便更换的储能。还有要素是现在的互联网团购,像美团、滴滴、社区等等,这些要素也发生变化,当我们把这些要素凑到一起,重新做一个组合之后,我们能够构建的新商业模式就很容易能够滑出来。这就是我们自然规划出来的方式。

如果仅靠自然规划的方式,有的时候也会有问题。这条新闻是昨天刚出来的,我看到是本田宣布终止生产氢能源汽车。前两年氢能源汽车还很火,包括国家领导人也在日本看了之后,回来还有很多感触。但为什么本田突然宣布要终止?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果点错了科技树会怎么办?时间有限,不讲太多了。

其实点错科技树的例子在历史上有非常多,包括我们之前的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如果你发展等离子电视,在当时那个点上,大家看不出来哪个好,甚至很多人会认为等离子电视更好。一旦点错这个技术树,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液晶显示器已经发展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如果企业把重点放在等离子电视上,可能你的命运就会很惨。

现在氢能源汽车也有这样的隐忧。另外一个方法,我们的机会可能是设计出来的,或者是生长出来的。如果是生长出来,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物理学思维和生物学思维的问题。在生物学思维里,我们回到达尔文进化论的这一套里,最大的变量是时间的t,利用时间的t不断迭代这个物种,物种跟环境之间进行反复的迭代。通过这种方式去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出来。

我们人是被上帝造出来的,还是自己进化出来的?这样的一个问题,其实人是进化出来的。进化的过程非常复杂,如果有一个设计师,设计了人,设计了两个眼睛一个鼻子,眼睛要有这样的功能,你还真的做不到。这就是这里面的一个关系。

如果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这件事情怎么样去变化?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要布局很多的可能性。通过这种可能性的生长,最后能够找到现在要的第二曲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字节跳动,抖音是怎么出来的?其实字节跳动这家公司,本身它的核心技术要素是在它的推荐引擎,所有东西都是放在推荐引擎上。围绕着推荐引擎,它的内容呈现和分发上,又做了很多的布局。他们公司基本上就不是一个大的公司,是拆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团队,每个小团队有自己的一套东西,互相之间也不打通,也没有人在顶层做设计,就让你自由的生长。

生长了之后,在短视频这个领域里,抖音就冒出来了,西瓜视频冒出来了。同时还布局了很多的呈现方式,但其他的东西可能都死掉了。他就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灭掉一些东西,生长一些东西,通过这个方式,让这个行业里有竞争里的东西慢慢呈现出来。这就是一种进化算法。

非常有幸,我们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创新发展环境里,小国才做选择题,大国当然是全都要。刚才本田的氢能源汽车,其实日本想不想做我们的锂电池汽车?他肯定也想,他也想做换电,他什么都想。但跟我们比起来,他现在就是小国,他只能在一个点上下注,没有我们这么大的市场,没有我们这么大的回旋余地,所以他不可能做全面下注。

而中国不一样,中国现在在点科技树的方面,我们是可以全面下注。通过“饱和式攻击”,对所有的技术路线全面下注,这个做法可能跟刚刚字节跳动讲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现在可以看到,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氢能源汽车几个路线都在并进,包括现在的充电方式,慢充,快充,换电,所有的技术路线都在并进。最后哪个技术路线走得好,哪个路线跑出来,这就是我们中国现在在选择的一条路,也是整个储能行业,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行业现在机会这么好,在这个行业里怎么样去找机会,其实大家可以借鉴,可以思考的一个点。

最后,给大家看一个图片。是不是一个帽子?对,这是一顶帽子。有人会说这是一顶帽子,但在有些人眼中,其实是一条蟒蛇,吞掉了一头大象。这是《小王子》里非常经典的一个桥段。在小王子的眼睛里,他小时候喜欢画画,但他画的画,他有很多的想象力。这样的一个东西,他画的是蛇吞象,但所有的大人看到的都是一顶帽子。这个时候他会说“大人们总是什么都不懂,总是需要孩子们反反复复的给他们解释,真烦人”。

因为我们很多时候看待事物都失去了童心,当你失去了童心之后,你对整个外部世界的理解,对机会的把握,其实很多东西也是看不到。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真实的世界只存传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中!“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