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储能网 » 电化学储能 » 储能电池 » 锂电池 » 正文

供需错配产业链矛盾突出 锻造安全韧性的动力电池供应链生态迫在眉睫

日期:2022-07-28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张豫宁

国际储能网

2022
07/28
10: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动力电池供应 动力电池企业 锂电池

“碳中和”目标下,汽车电动化与能源体系的变革加速推进,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产能需求将达到7 Twh,巨大的需求对上游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2021年以来,供需错配导致产业链矛盾丛生,堵点、卡点、断点制约频出,不断触及产业安全底线,构建安全可控、更具韧性、可持续性、融合协同的新型供应链体系迫在眉睫。

2021年7月21日—22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办,以“动力电池产业供应链生态构建”为主题的分论坛部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及高工锂电承办,会上多位能源领域的重磅嘉宾畅所欲言,与会嘉宾围绕锂电供应链策略、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企业应变布局等做了分享。

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失衡

在2021年以前,还没有哪种锂电材料能被冠以“石油”的称号,但在2021年之后,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提升,锂电材料需求量暴增,上游矿产开发的扩产产能短时间又无法释放,碳酸锂等锂盐的价格扶摇直上,一年内价格暴涨十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色石油”,行业利润逐步向上游转移,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哀鸿遍野,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错配。

以锂盐供应商藏格矿业和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为例。7月25日藏格矿业披露2022年中报,得益于碳酸锂和公司钾肥产品的量价齐升,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收35.1亿元,同比增长218.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7亿元,同比增长438.01%,与此同时藏格矿业豪气宣布拿出30亿元分红。

而处于锂电池产业链中下游的宁德时代则显得颇为被动。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共实现营收486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23%,这也是该公司上市以来罕见的业绩下滑,增收不增利已成为电池企业普遍现象。

在圆桌对话环节,高工咨询董事长张小飞博士、欣旺达副总裁梁锐、科达利董事长励建立、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大族激光副总裁黄祥虎、奥普特董事长卢盛林等行业领袖,围绕上下游协同锻造安全韧性供应链展开探讨,参会嘉宾一致认为构建动力电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迫在眉睫。

企业开启减碳行动

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企业不仅从理念方面有所转变,在实际的产品设计建造上也更加注重低碳、降碳。

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在题为“从资源的角度看电池的发展”演讲中提出,碳中和的本质是能源问题、气候问题和发展问题。碳中和对于中国而言是重要的变道超车、领先于国际的机会,推进碳中和相关技术、全面利用可再生能源尤为重要。

成会明对记者表示,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将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同时锂电池产业链也需要摆脱锂资源依赖,持续探索新型非锂储能技术,加大力度迭代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技术,降本增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巴斯夫杉杉首席执行官杨捷在题为“打造低碳可持续供应链,和合作伙伴共筑全球领先的正极材料闭环供应”的演讲中也表示,巴斯夫杉杉践行负责任采购、推进低碳生产、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高质的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可持续发展,打造全球领先的电池行业高性能正极材料供应商。

贝特瑞总经理任建国也表示:“当前动力电池材料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将面临逆全球化、资源瓶颈、碳排放三大挑战。”任建国认为,唯有产业链协同布局在动力电池发展初期减少单位产量碳排放,以技术创新和新资源开发保障长期供应实现绿色零碳生产,才能实现跨越。

动力电池回收引发关注

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退役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数量也在大幅增加,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已势在必行。

据中信证券预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即将进入到报废高峰期,2027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将超过1500亿元。叠加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回收工艺的持续优化,动力电池报废量进入高增期,电池回收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致辞时表示,要加快培育一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再生相关企业。

在由高工锂电承办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分论坛三”部分,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表示,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已迫在眉睫。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云在“全面创新全面合作,实现锂电产业新发展”的主题演讲中也表示,锂电产业已经进入长期高成长发展期,天原股份将持续沿着大型长链一体化的路径,重点发展锂电材料产业,打造完整的从锂电原料、锂电材料到锂电池回收利用的一体化产业体系。公司目前拥有三万吨的三元正极材料,并且正在抓紧建设10万吨/年的磷酸铁锂项目,进一步优化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产业结构。

巴斯夫杉杉首席执行官杨捷也在发表题为“打造低碳可持续供应链,和合作伙伴共筑全球领先的正极材料闭环供应”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巴斯夫德国施瓦茨海德商业化电池“黑色粉末”回收装置将实现从报废电池到新电池材料的循环,计划2024年初投产。同时巴斯夫杉杉的投资公司常青新能源二期项目正式签约后,将建成电池回收、高镍三元前驱体及配套的硫酸镍钴锂生产线,预计也于2024年投产。

行业嘉宾一致认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化信号已经非常明确,无论是在装机规模还是技术跃升等方面,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实现全球领先。供应链环节的强链、补链,也将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全球发展的强劲支撑。


返回 国际储能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